新人玩玉指南(上)
生活是艺术的土壤。——迭戈.维拉兹凯斯
新手是玉石价值观的未来。——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
在此,我们对这些年对玉石的一些认识做简单的阐述,希望对新手们有用。

一、心态:
玩玉,首先要注意的,就是心态问题,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。
1、要有客观的态度。
很多玩玉之人都有这样一种倾向——只要是自己的东西,就欢天喜地地说它好;而对于别人的东西,就习惯性地挑点毛病。这是一个很可爱又很孩子气的倾向,倒也没什么,但是不利于学习。
玩玉首先就是要客观,尤其是新手,没有足够的客观精神是很难学到东西的。另外,客观的精神有利于您在玩玉过程中得到更大的乐趣。比如说我看到咱们坛子上的一些朋友,明明自己手上有一些料子的极品,但是对于其他玉友的稍差的精品也大加赞叹(精品当然值得赞叹)…我相信,他们在给其他玉友带来快乐的同时,自己也有快感——所谓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是也!我相信,这样的心态,就是高尚了!
2、要有一定的主见。
玩玉必须要有一定的主见,必要的时候,要坚持自己的喜欢。也就是说,每个人对于玉石的喜爱都是有一定个人烙印的,这一点需要坚持,这样子乐趣大一些。
比如说,您喜欢青玉的颜色变化,那您就喜欢着呗!不要介意别人说什么“青玉不值钱”。玩玉就是为了迎合自己的喜欢,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价值观。再比如说吧,您喜欢吃面条,吃一碗就无限满足和快乐;而另一个人喜欢吃鲍鱼…您想一想,您们谁划算?但是切记一点——吃面条要吃最好的,玩玉也一样,即使是玩青玉,最好的青玉同样很美很贵重。
3、正确地理解价值。
由于玩玉是一个代价菲浅的爱好,所以说玩玉必须理解它的价值规律。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精品与极品的价值差异。所谓的极品,其实从品质上比精品也就略胜10%-30%,但是价值却要高出数倍抑或数十倍。嗯!这样的价值规律主要是由数量与美观程度造成的,您如果不理解,那是很难得到极品的。
我曾经有过太多类似的经历——比如说得到一块5克的白玉精品,1000块,不贵。于是当我见到略胜一筹的白玉极品的时候,总觉得应该1300就可以拿下,,,,尝试了一年,只买到了一块,这时才明白,精品和极品在价值上不是一个数量级的。其实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:请一个小歌星每场的报酬是10000,请一个大歌星每场的报酬是300000。但是咱们不能指望大歌星的唱功强过小歌星30倍吧?所以说,价值是市场认定的,而不是只参照品质就可以换算出来的。
4、要理解“玉石的完美是相对的”。
在玩玉的历程中,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对于小料子(或者成品)而言,老手比新手挑剔;对于大料子(或者成品)而言,新手却比老手挑剔。呵呵!很奇怪的事情。观察了很久,终于搞明白了——玩玉者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,但老手追求的是相对的完美;而新手追求的是绝对的完美。
所以,对于老手而言,他知道小料子精品相对比较多,就会耐心等待相对更完美的料子才下手。但是选购大料子(或者成品)的时候,老手知道“料大一分,脏多十分”的道理,更是知道怎样利用雕刻包金等手段来规避和利用瑕疵,所以面对大料子(或者成品),老手对于细微瑕疵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。但是新手就不一样了,新手总有一个与玉石无关的,来自生活的基本的对完美的理解,以这个理解程度是很难容忍现实中大块玉料的瑕疵的。举个例子,我帮身边的很多朋友买过碧玉手镯。如果对方是玩玉老手,我是很有把握让她欢天喜地的。但是如果遇到玩玉新手,我就会比较啰嗦,就会告诉她“拿到手镯后一定要到玉石市场上找一些其他镯子比较一下”…实在是懒得跟她解释为什么会有黑点,为什么在某种光线下会显出料子的白玉底色而影响美观,为什么局部有点小绺…让她自己去比较一下,她就明白了——完美!有时也是相对的!
另外,类似帮身边的新手朋友“买一块羊脂玉挂在脖子上”这样的事情,对我来说,其实是一件比较没有把握的事情——因为对于新手而言,羊脂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。我个人比较倾向尊重鉴定中心的羊脂概念,但是这其实只代表了我自己的看法。关于羊脂…怎么说呢?“羊脂在人心中”?或者“有人的地方就有羊脂”?呵呵!还是“有羊的地方就有羊脂”比较合适吧?
5、对玉石用途的认识。
一般而言,新手的购买欲望总是超乎实际需要的。为了避免冲动消费,应该先想明白玉石的用途。我觉得,玉石的用途无非三个:a,饰品;b,收藏品;c,礼品。
所谓饰品,一般就是成品以及个别玩料,这些东西可以作为家用饰品(主要用来哄老婆),买多了,脖子上没有地方挂,就浪费了。
而收藏品讲究就比较大了,购买收藏品需要比较多的知识,对于新手而言,更是需要一些运气。
至于礼品这个用途,那确实是太合适了,拿玉器作为礼品,不但充分体现了送礼者的品位,而且相对商场的卖价还出奇地超值,并且还可以让受礼者每次看到玉石都会想起您,让受礼者在商场看到价格时虚荣心得到极度的满足(每个人都有虚荣心,适当满足一下不是什么坏事)…妙不可言!对于玉器礼品的选择,我要特别说一下:要尽量选择有一定块度的,尽量美观实用的,价格上也能接受的成品。比如说黑青玉的牌子,碧玉的把件挂件,墨玉的把件图章什么的,都很拿得出手,而且价格也不是太贵(商场里很贵)。我曾经给一位上市公司的老总送过一个精巧的碧玉烟嘴,几百元的东东,结果把这位朋友欢喜的,见人就拿出来炫耀…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!
认识了玉石的用途,凡是对不上号的,均属无用,都可以不买,围观一下就可以撤退了。什么?您说还需要一些各种玉料的样品以供对比学习和丰富家庭玉石文化?呵呵!您这个观点其实是大部分玩玉之人的共识。这样说吧!对于搜集样品这样的事情,我建议要么购买20元之内的做样品,要么多掏些钱购买精品——直接把收藏和采样同时完成,真正实现无缝链接。
另外,还有不少玉友问过我,佩戴玉石是否会由于有益微量元素的存在而对身体有好处?嗯!我觉得…美丽的玉石赏心悦目,佩戴着会心情好,心情好了就对身体有益。至于微量元素一说,呵呵,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,打针吃药的人还经常挂了呢,靠佩戴玉石来补充什么元素,似乎不太靠谱。

二、工具
现在的玉石市场陷阱太多,所以说玩玉必须熟练掌握一些基本工具。其实也很简单:一手电一放大镜而已。
手电要用强光手电,一般在100-200元之间即可搞定,属于极其合算的投资,主要用来透视观察玉石的结构和瑕疵;放大镜用10-20倍的即可,用以观察细微特征。我还见过一位随身携带100倍放大镜的玉友,我试了一下,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细节——只要您不嫌眼睛太累,效果非常的好!
对于工具的使用,要有一个习惯的过程,尤其是放大镜,要相信,熟能生巧!生巧以后,您就会有一些很实用的体会。比如说,看结构的时候要从侧面贴近打弱光;看纯色玉石(尤其是黑青玉)要弄湿玉石表面从正面稍远处打强光…呵呵!体验的过程很有快感,您逐步享受吧!
工具的使用即使是对于高手而言,其实也是很有必要性的。在和田的时候,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:一些当地的汉族玉商(他们确是高手)夹个小包包,很牛气地在巴扎上转来转去,非常随意地对大把的料子一扫而过…但是一旦他们看到感兴趣的料子,呵呵!您看吧,首先就是赶快打开小包包,取出手电放大镜。

三、健康的玉友圈子:
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,还是在网上,您还需要一个健康的玉友圈子,这对于新手很重要。
记得一位企业家说过这样一句话:怎样能成功我不知道,但是我知道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想要讨好所有的人,那注定是要失败的。
其实玩玉也一样,是一件求同存异的事情,不可能与所有的玉友观点相同。重要的是,观点不同,也不要造成吵架——玩玉与做事不同:做事情的时候咱们可以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而吵出一个道理来,但玩玉只是为了高兴,再为观点不同而吵架就比较不划算了。
所以说,玩玉需要一个健康的玉友圈子,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交流甚至互相买卖…其乐无穷!

四、相关基础知识:
对于新手而言,有些最基础的知识是需要具备的,在这里,我们就捡着我们略懂的一点稍做称述:
1、什么是和田玉:按照法定的定义而言,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要成份的玉石被称为和田玉。
按照这个定义,俄料与青海料以及韩料的鉴定结果也是“和田玉”。不论您愿意不愿意,这是事实,咱们要认可。
2、美玉之美的价值所在:很多新手对玉会有这样的认识——白玉很贵!所以当他们偶尔看到上百克的白籽只卖几千甚至几百块的时候,会非常的激动,会觉得是漏!!呵呵!绝大部分情况下,漏的是您的钱包。
其实“白玉很贵”这个概念是不完全对的。
什么样的白玉最美?什么样的白玉可以“很贵”?首先就是玉质与白度,这二者缺一不可。所谓玉质,就是指玉石的细腻度,由里向外透着的油润感,内里的干净程度,其实直观地说就是拿在手上看在眼里的舒适程度(玉质好的料子怎么盘着都舒服);所谓白度,不但是指白色的高度,还要观察白色的浓度以及色泽正不正。除了白度和肉质,还要观察玉石的绺裂情况以及料子的形状用途。以上这些指标都不错了,这块白玉才有高的价值。
相反,一些白度发闷肉质泛僵,谈不上细腻度纯净度,绺裂较多的白籽,其实是根本没有价值的,在巴扎上也很便宜,连鸡肋都算不上。
总之,玉石的价值首先是建立在“色正肉细”的基础上的,脱离了这个基础,再大再白色泽再多,都是垃圾。
市场上比较典型的标题:n百克的白籽只卖n百元;数公斤的…只卖…n种颜色的大籽料…建议新手看到这样的标题赶快闪过,玩玉也要注意节流。
3、和田玉的分类(按照玉色):最通行的说法,和田玉大概可以分为黄玉,白玉,碧玉,墨玉,青玉五个种类。
另外,还有一种形态上的分类方式,把玉石分为山料,籽料,山流水。为了方便叙述,咱们且以颜色的划分对各种玉石做以描述吧!(另外加上糖玉)。
文章来源于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
文章作者:Lewis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esuibi.com/%e6%96%b0%e4%ba%ba%e7%8e%a9%e7%8e%89%e6%8c%87%e5%8d%97%ef%bc%88%e4%b8%8a%ef%bc%89.html
版权所有 ©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!